首页 > 北疆文化 > 正文

“五一”文化盛宴让你更“懂”呼和浩特

《千古马颂》精彩演出瞬间 内蒙古艺术剧院供图

游客参加昭君博物院沉浸式剧场《穿越古今 梦回昭君》演出 昭君博物院供图

“五一”假期前三日,呼和浩特累计接待游客160.82万人,同比增长43.07%,累计实现国内游客旅游收入12.20亿元,同比增长62.45%,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游客总花费数均居全区首位。游客在饱览呼和浩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被精心设计、策划的文旅活动所吸引,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观展览 逛博物院

深度了解呼和浩特气质

5月1日,是临河60后李先生来到呼和浩特的第20天,年少时他曾在内蒙古交通学校求学,如今退休了,他故地重游,带着孙子来到了学校附近的青城公园,逛了一圈感触颇深。“今天我来到青城公园,正好看到了‘老时髦了艺术市集’,这里有毛毽、铁环、陀螺等老物件。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公园展厅里有一些粮票、糖纸等相关展览,我都去看了看,感觉特别亲切,勾起了我上学时的那段美好回忆。最大的感触就是呼和浩特的变化太大了,我还想多待几天,好好走一走、看一看。”李先生说。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观展体验,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公园展厅延长了开放时间,“五一”期间延长至19点闭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游客观展。同样,首府的各文博场馆都举办了主题丰富的活动:走进昭君博物院,可以欣赏到沉浸式剧场 《穿越古今 梦回昭君》的演出;在将军衙署,可体验“古风留影 定格瞬间”拍照打卡,留下独属自己的呼和浩特回忆;来内蒙古博物院,可以在青少年探索营地学习青铜器、玉器制作的基本知识,趣味十足……据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党支部书记、馆长左大宁介绍,通过策划一些轻松、有趣的主题活动,能让游客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走进文博场馆,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文化历史,对于旅游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3日,“五一”假期呼和浩特重点文博场馆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74661人,其中,区级重点文博场馆“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7442人,呼和浩特博物院直属六馆(呼和浩特博物馆、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博物馆、丰州故城博物馆、五塔寺博物馆、公主府博物馆)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7219人,市级直属六大文博场馆中“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博物馆”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0954人。

精心组织的各项文旅活动让区内外游客大呼“过瘾”。大二学生林跃在同学的邀请下从长沙来到呼和浩特过“五一”假期,玩得十分尽兴。“北方的城市和长沙很不一样,感觉什么都很大。我们去了内蒙古博物院,那里的展品很丰富,让我对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主题活动也很多,有机会一定会再来。”林跃说。

文艺演出精彩来袭

秀出内蒙古独特魅力

“五一”假期首日,内蒙古艺术剧院原创舞剧《骑兵》在内蒙古乌兰恰特隆重上演,为各地来呼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舞剧盛宴。同一天,精彩的全景式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进行了今年的首场演出,拉开了全年演出季的序幕,让游客们尽享一场北疆文化盛宴,感受人与马、人与草原和谐共处的大美境界。此外,在人潮如织的大召广场进行的沉浸式演出《千秋昭君塞上情》等,让市民、游客在欣赏、参与、融入中更深地读懂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让观众赞叹不已。从包头来呼市游玩的刘女士说:“我带着孩子去看了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编排实在太巧妙了,高空表演、踢碗、魔术都在这部剧里看到了,感觉特别棒!”从事金融行业的梁先生每年都会邀请外地朋友观看《千古马颂》,他说:“尤其到了旅游季,我的大学同学、客户只要来到呼和浩特旅游,我一定会带他们来看《千古马颂》。朋友们对这部剧的反响特别好,后来都携家带口去看,我也为呼和浩特能打造出这么精彩的剧目而感到高兴与自豪。”

记者从内蒙古艺术剧院5月、6月演出推介会上了解到,5月和6月,内蒙古乌兰恰特上演的舞台艺术作品有舞剧《骑兵》、天津人艺话剧《雷雨》、开心麻花《开心聊斋·三生沉浸版》、话剧《石城诡事》等;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上演《我们的美好生活》《致青春——中国经典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人台经典传统小戏专场演出》《旋律组合、达音组合音乐会》《四季之“夏”》《中华民族一家亲》《儿童音乐会》等一系列由内蒙古艺术剧院各艺术团创排的展现北疆风情、歌颂北疆的杂技剧、二人台表演、音乐会等;同时,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继续上演“戏曲北疆行”系列活动的优秀剧目京剧《望江亭》、评剧《骄扬》、歌剧《沂蒙山》;乌力格尔艺术宫则有儿童剧《刘小闯学画》、A-minor人声乐团阿卡贝拉专场、曲艺综艺晚会《蓝色之韵》、儿童剧《火焰山》、京剧专场《梨园颂 北疆情》等。此外,还有内蒙古杂技家协会、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民间艺术家协会等团体的节目展演,在优秀剧目的呈现中,观众会感受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 王璐)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