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农村能源革命成“绿进沙退”新“法宝”

原标题:农村能源革命成“绿进沙退”新“法宝”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李东海

4月下旬,记者走进我国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旗)之一——库伦旗进行了实地探访。

库伦旗面积4709平方千米,总人口17.5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960—3110小时之间,光照资源丰沛。

走进库伦旗三家子镇瓦房牧场库伦旗协力光伏有限公司光伏发电站,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微微蓝光,汩汩电流顺着银线并入了电网。

该公司检修班班长刘志贺向记者介绍,该电站装机2.32万千瓦,占地60万平方米,站内以2条35千伏集电线路汇集至场内66千伏升压站,再以66千伏线路将电能送出。“电站是一个扶贫项目,2023年全年发电4100万千瓦时,上网收益一部分用于电站日常维护,一部分为村民分红,每年可为瓦房牧场村民每户增收3000元左右。”

开展农村能源革命,必须要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出发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通辽市能源局总工程师郭景华表示,库伦旗光伏治沙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库伦旗在农村能源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通过以电代煤、代柴,让百姓彻底告别烟熏火燎的传统生活,享受清洁能源带来的便捷生活和环境改善,从而把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可以促动电网企业加大配电网建设力度,增强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优势。”郭景华解释说。

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通辽市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占总电力装机的60%以上;新能源发电量500亿千瓦时以上,与火电发电量基本持平。其中,通过增量负荷实施绿电替代工程,成为包括库伦旗在内通辽全市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库伦旗依托当地独特的沙漠景观,将发展旅游业融入生态环境治理中,走“生态治沙、发展靠沙、增收用沙、旅游兴沙”之路,让沙区变景区、黄沙变金沙,推动了生态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2023年,库伦旗以“生态治理+旅游开发”为新发展思路,投资4000万元打造银沙湾旅游景区文旅综合体。该景区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突破2000万元。

据库伦旗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数据,2023年,库伦旗第一批、第二批村级光伏电站共产生收益942.53万元,为88个嘎查(蒙古语中“村”的意思)村集体经济增收545.41万元。

“只要有阳光,我们村集体就会有收入,光伏电站就是我们嘎查的‘阳光存折’。”谈到光伏发电站带来的诸多收益,三家子嘎查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张峰言语中掩盖不住兴奋。“现如今,光伏发电成为了我们三家子嘎查一道既有‘光景’,又有‘钱景’的产业。发电收益逐步成为了我们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库伦旗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韩艳玲介绍,库伦旗风光资源禀赋突出,现有新能源总装机容量14.2万千瓦,已建成11.2万千瓦,在建3万千瓦。“从存量风光资源和现有开发情况来看,新能源产业有望成为带动库伦旗乡村经济振兴的主力军。”

就在光伏项目在库伦旗广为落地的同时,电网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据国网蒙东通辽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杜鹏介绍,“十四五”期间,通辽供电公司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配网基建工程累计投资达到22.31亿元,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由2.14千伏安提升至3.33千伏安。

“库伦旗被确立为国家首批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后,我们第一时间对接通辽市能源局,与项目业主了解项目整体布局,共同选择项目接入位置,同步研究‘分布式+重过载’‘分布式+低电压’的接入模式,力求网源协同发展。”杜鹏对记者说。2025年,他们将在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交界处开工建设一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新能源送出增加通道,提高农村能源革命试点项目的绿电消纳能力。

[责任编辑:刘有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